专科介绍
临床药学
分享到:

【概况】

药学部经过多年的规划和长期发展,已经成为了集职能、业务、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业务管理部门,设有总院药剂科、二沙医院药剂科、芳村医院药剂科、大学城医院药剂科、珠海医院药剂科、制剂科、临床药学科、智慧药房、天河门诊药房、下塘门诊药房、石井门诊药房、琶洲门诊药房等。

药学部致力于学科发展,不断提升专科业务水平,于2012年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9年获得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2014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基地”;2016年被遴选为“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2022年获得滚动建设资助;201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遴选为“全国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17年成立了国医大师金世元、炮制泰斗王孝涛名医工作室;2019年被遴选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2019年成为广东省中药药事质量质控中心挂靠单位;是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已在全国形成一定的专科影响力,为传统中医药传承、发展和创新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人才梯队】

目前,科室培养形成了一批精通药物治疗与应用、中药鉴定、中药炮制、药事管理、临床药学、药学信息化管理等的专门人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86人,具有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246名,占总人数50.6%,本科以上学历300余人,占总人数70.3%,其中硕士以上学历5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1名,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2名、朝阳人才3名。专科拥有国医大师金世元传承弟子2名、炮制泰斗王孝涛教授弟子3名、国家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11名(是广东省内最多的医院),省名中医传承老师2名和传承弟子4名,整理了中药传承人谱系,形成了具有支撑中药传承可持续的人才梯队。科室针对发展需求及个人所长,从不同方向进行培养,构建学科带头人、药学管理型人才、优质服务药师人才、药学科研人才、药学教学人才、临床药学人才、中药学人才等以及老中青年龄、初中高级职称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发挥人才团队优势,带动科室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专科特色】

(一)坚持不懈地革新中药饮片、煎煮等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链”管理模式,中药饮片质量口碑好。

  药学部坚持不懈坚持改革促发展。2004年,我院率先实施小包装中药饮片,使中药饮片从“不可识”走向“可识”,引起饮片行业改革;并派驻药师到饮片生产厂,从源头控制药材质量,建立“驻厂药师制”。2005年,引入传统煎煮瓦药煲,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保证煎煮质量,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2008年11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的首届小包装中药饮片参观推广单位。

  重视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不断革新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从原药材-采购-加工炮制-分装-验收-调剂-煎煮等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链”管理模式,制定本院573个品种的中药饮片质量验收内控技术标准《广东省中医院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要求》,使用各环节层层严格把关,使我院中药饮片质量和中医药疗效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在国内外包括加拿大、澳洲、港澳等均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日均调配中药处方约5万剂,日均使用中药饮片超过15吨,中药品牌具有良好的口碑。

(二)在全国率先创建智慧药房,革新就医流程,解决中药煎煮难、煎煮质量难保障的制约瓶颈,让患者喝上放心中药。

  2015年启动智慧药房项目,针对传统中医医疗服务模式中患者面临的“候药难”“煎药难”“煎药品质保障难”三难问题,开展医疗服务模式全流程创新研究,首创智慧药房服务模式,建立标准化集中煎药中心,用现代化的大物流和网络技术科学规范中药处方的调剂、煎药、配送全过程,进行全封闭的质量安全闭环链条管理。

患者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真正高效的中医药服务,较好地解决了患者在医院候药时间长、中药煎煮难以及煎煮质量难以保证等制约中医药服务的瓶颈问题,让患者享受到“专业、安全、便捷”的就医用药体验。

  智慧药房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先后有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医疗机构效仿合作超过510家,目前在我院已安全服务患者超500万人次。智慧药房项目先后获2017年广东省中医院管理成效一等奖、2018年第五届京交会“模式创新服务示范案例”奖、2018年广东省中医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8年度广东省优秀科技成果。

(三)药学管理智能化、规范化,减少用药安全风险

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药学管理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药房配备了智能配药机、智能发药机、智能核对机、智能贴签机、智能分拣机、智能药架、智能交互传递药柜、全自动片剂分包机、智能麻精药品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实现了药品信息闭环管理。

成立了芳村医院、大德路总院、大学城医院院区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多院区静配中心同发力,提高了药品在院内流通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降低了用药差错的风险,提升了合理用药的质量,守护针尖安全,为输液保驾护航。

(四)致力于药师转型升级,助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药学部以信息化为抓手,以精益改善、PDCA、技能培训为手段,开展用药安全、流程管理等项目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上线“药师审方干预系统”、“住院药学监护系统”、“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合理用药信息支持系统”,设立相关岗位、并组织培训,构建合理用药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了药师在合理用药方面的管控能力。

联合信息科,以HIS系统为基础,开发处方点评医药交互功能模块、优化电子药历系统、建立并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表单信息化与医嘱开具闭环、创建优化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替加环素专档管理信息化模块等。

临床药师扎根临床,通过药学查房、患者用药教育、药学门诊、疑难及危重症病历讨论、健康义诊、编写用药指引、此外科室定期开展抗菌药物,辅助用药,质子泵抑制剂,中药注射剂,麻精药品、中成药等专项用药点评,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合理使用评价依据的探索,建立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信息管理系统,获选2022年全国医院擂台赛百强案例并获得总决赛“优秀奖”;构建的全流程信息化超说明书用药审评体系,项目入选2022年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实践典型案例。通过以上多措并举,协助医院提升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五)利用精益、PDCA、品管圈等管理工具提升药学服务能力。

持续开展以“消除浪费、增加价值”为核心理念的精益改进项目,通过项目改进,减少了患者在医院的等候时间,减少了患者在医院内的折返,不断提升药学服务质量,让患者在我院就医更方便、更顺心、更舒心。

(六)医院制剂产品质量长抓不懈,为中医疗效发挥提供必要的“武器”,深受患者喜爱。

 “以病人为中心”、“急临床之所急”,广东省中医院制剂科应用现代科学制药前沿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依托广东省中医院的名家、大师,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临床诊疗特色,以贯彻药品生产“安全、稳定、有效”为重点,致力于中医药特色制剂的研发与生产,从传统古方、临床经验方中研制出多种用于全院近200个中医专科专症,覆盖内科、外科、骨科、儿科、皮肤科、妇科、乳腺科、耳鼻喉科、针灸科、眼科、肛肠科等临床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色中药制剂,拥有合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膏剂等常用剂型和茶剂、药梅、药油纱等特色剂型共22种、300多个品种,价格合理,使用方便,深受患者欢迎,充分满足临床需求,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临床诊疗特色,多年来,制剂规模、管理、服务、质量均领先于同行业水平。中药制剂是突出医院中医药特色的一个窗口。中药制剂以它特有的优点,为加强中医院内涵建设,保持和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提供药物支持和服务。

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现代化的质量控制手段与传统鉴定方法相结合,建立原辅料、包装材料的验收和检验标准,并对其进行严格把关,制订制剂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并严格执行,对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剂生产设备精良,拥有PGL-喷雾干燥制粒机、全自动胶囊充填机、旋转式压片机、金属检测机等,药检室配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总有碳分析仪、薄层色谱数码成像仪等一批高、精、尖专业分析仪器,按国家规定检验标准和指标及内控标准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为制剂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在此基础上,依托强有力的技术团队,进行了制剂剂型改革和质量标准提高,并先后进行了11个中药新药项目的研发,获得了6项临床批件和7项发明专利,并成功进行了3项新药的转让。

(七)积极参加科普、义诊活动,发挥药师社会价值

药学部通过多种形式,如广东省中医院医院公众号、药学部公众号、广州新闻咨询广播、广东经济科教频道、广州日报、G4新闻、主题党日义诊、社区义诊等构建全方位的药学知识宣传体系,进行患者的合理用药和医药知识普及等公益活动,为药师创造展现社会价值平台。

2020年度《家庭医生》杂志“优秀科普团队”称号、获2020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普优秀创作团队、获2021年第二届中医经典传承大会,中医经典推广之星 第三名、2021年第一届羊城“药”科普大赛三等奖、广东省药学会 “药健康进万家科普宣教人才选拔赛”广佛赛区三等奖等。

 

【科研成果】

药学部依托于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研修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平台,以科研带动业务水平的提高,近年主持国家级课题9项、省级课题16项,在各级医药刊物发表论文139篇,其中SCI收录60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13项;起草行业标准10余部。相关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广东省药学会医院药学科学技术一等奖、广东省中医院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专科影响力】

依托“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基地”、“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全国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药专委会主委单位”,为国内各大医疗机构培训相关学员,提升了业务技能,具有较高的学科影响力。同时也是全国规范化药学培训基地、也是港澳指定的学习定点单位。接收大量本、专科包括港、澳等高等院校毕业生在我院实习,每年为我院省内外基层协作医院的药师提供进修和培训,全国各地各级医院药师来我院接受药学相关专业的培训,香港医管局每年派遣一批药师到我院进行中药鉴定专业的培训。

牵头或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和专家共识的制定,如智能化中药药事服务标准化项目、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儿童应用中的专家共识、肠内营养临床药学共识、中药饮片临方炮制规范、中药饮片包装规范、中药配方颗粒包装规范、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中药汤剂煎煮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规范、中药处方用名规范等。牵头组织编写发布《广东省中药药事管理系列规范》有利于保障中药用药安全和有效;举办全省中药质量控制技能大赛,吸引了100多家医疗机构参赛,在全省中药界引起较大的反响,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辐射力。

 

附:

【专家介绍】

专科学科带头人:林华,中药学硕士,第二届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学术继承人、第二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孝涛学术经验资深研究员、主任中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药药事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负责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基地”、“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全国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医大师金世元、炮制泰斗王孝涛名医工作室负责人、广东省中药药事质量质控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调剂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药协会副会长、广州医药行业协会医院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基层医院学会医院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2019年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担任《中药材》杂志副主编、《今日药学》和《新中医》杂志编委。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等各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50 余篇,主编(含副主编)编写著作10部,获专利授权2项,科技进步奖5项。

总院药剂科主任:区炳雄,副主任药师。广东省中药药事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精益医疗绿带、导师。多年来从事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主持和参与课题多项,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二沙药剂科主任:黎奔,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主任药师,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药剂党支部书记,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第二党总支纪检委员,担任广东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药理学会药品再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长期从事医院药学、临床药学及药事管理研究,

近年来主持省部级等各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42篇,其中SCI4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2部,获专利授权2项,科技成果奖1项,曾荣获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导师工作质量评估优秀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

芳村药剂科主任:杜憬生,男,主任中药师,中、西药执业药师,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师从全国名老中药师刘俭(荣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称号),兼任广东省药学会药物分析专委会副主任委。有近二十年的中药经验鉴别工作实践,对中药材真伪鉴别、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定有较为深入研究。曾参与亚洲电视台芳草寻源的拍摄,讲授中药材传统鉴别技术。主持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EI文章2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4部。

大学城药剂科主任:楼步青,主任中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至200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香港医院管理局工作,在港工作表现获香港卫生署和医院管理局的高度肯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生药品种鉴定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编学术专著2部,参编学术专著和教学参考书籍8部,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部级、厅局级以上课题多项,在专业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遴选列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获得“最佳员工”、“优秀共产党员”等多种荣誉称号。

制剂科主任:陈燕芬,主任中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药制剂的生产、管理、新制剂研发以及膏方生产工艺研究、膏方制作培训等工作。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委员、广东省药学会医院制剂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副主委。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厅局级科研课题研究1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 2篇,参与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与发明专利2项。

临床药学科主任:王颖彦,医学硕士,主任药师。美国药师协会(APhA)MTM认证药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与药理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常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药学专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与药理专业常委;广东省药理学会抗炎免疫专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带教师资;广东省药学会审方培训师资;近年主持各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SCI论文1篇;参编专著6部。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德路111号
  • 电话:020-81887233
粤ICP备2000352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415号
Copyright © 2011 广东省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医院服务号小程序

    医院服务号小程序

  • 医院服务号

    医院服务号

  • 公众号

    公众号

  •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