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 > 岗位教育与进修 > 进修与学习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合作单位广东省中医院2025年秋季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07/14
分享到: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分院)前身是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26年创建的赠医处(临床教学门诊部),是我国近代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医医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党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始终保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自信、耐力和定力,朝着创新型、研究型、引领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典范建设的目标不懈奋斗,医院入选全国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首批重点建设单位,获批建设国家医学中心。

医院现有6个院区〔大德路总院、二沙岛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慈善医院)、大学城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中医院)、南沙医院(在建)〕、4个门诊部(下塘门诊部、天河门诊部、石井门诊部、琶洲医院门诊部),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单位,正在建设贵州、海南、珠海三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应急救治中心。开放床位3209张,拥有33.4亿元的现代化医疗科研设备,员工7697名,其中院士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2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人、岐黄学者5人、青年岐黄学者3人、省级名中医38人。拥有6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1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和55个省级重点专科。医院连续11年在全国中医医院竞争力排行榜榜首,年服务患者量连续20多年稳居全国中医医院首位。

医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连续6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中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第一,连续3年入选研究型医院,在2023年度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名中位列全国中医医院中第一。医院是广东省唯一一家进入二期建设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拥有我国首个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首个中医类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高水平平台。

医院连续六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称号。

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是集行政调剂、科研、教学、制剂生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临床药学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临床药学学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局重点专科,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是2024年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临床药学广东省入选代表性专科。药学部从2004年率先在全国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首创“驻厂药师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链”管理模式;到2015年行业首推“互联网+”智慧药房服务;再到2018年开设药学门诊提供药学服务。我们为患者提供临方炮制和个体化用药加工服务;承担300余种院内制剂的研发与生产,为我院100多个中医专科专症配制中药制剂。药学部同时是“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基地”、“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全国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合作单位”、“全国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广东省中药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成立了“国医大师金世元、炮制泰斗王孝涛名医工作室”,获批了“全国(林华)老药工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也是港、澳高校的对口定点实习单位。在努力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同时,也为其他单位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近三年来,在科研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主持国家级、省级各类课题近30项,出版专著多部,在SCI、各级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临床药学科前身于2001年设立,2016年成立临床药学科,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7名,博士学位者2名,另2人获得美国药物治疗管理(MTM)药师证书。科室成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厅局级以及院级科研基金多项。临床药学工作覆盖多个临床专科,从多方面广泛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科室2024年药学会诊(不含特殊级会诊)2961次,参与全院疑难病例大会诊近三百次,年服务病患人数位居广州前列;还形成了完善的处方点评与质控体系,定期开展抗菌药物,辅助用药,中药注射剂等专项用药点评,开展中药饮片、中成药合理使用评价依据的探索,本地领先地建立了药学点评-医疗反馈的交互机制;实现全程化抗菌药物管理体系,医院超说明书用药评审体系等,形成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指引,开展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合理使用等专项工作,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科室荣膺“合理用药-中国行动”2022年推进合理用药-学科团队榜单,荣获了2022年全国医院擂台赛-改善合理用药管理项目优秀案例奖,建立的超说明书用药备案机制及信息化管理流程项目入选2022年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事件典型案例,自主研发的“本草小卫士”小程序荣获广东省职工“五小”创新成果竞赛决赛银奖,处方点评创新工作获首届全国改善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创新案例比赛--药事管理创新奖。在合理用药技能竞赛中成绩突出,荣获2024年“国基药 粤健康”全省合理用药技能竞赛广州市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二等奖,2025年广东省药学会药师技能竞赛一等奖。

广东省中医院2017年被批准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目前项目已招收和培了来自全国各地19个省市的96名学员,另有来自香港医管局奖学金进修项目的2名高级中药师进修;并已建设了信息化的学员智慧药学学习与实践综合平台与规范化培训体系,构建了广东省中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研修阁的云知识库并定期组织合理用药研讨云沙龙、临床药学科技能培训等品牌线上学术活动,不断扩展项目毕业学员的持续教育内涵。现面向全国招收2025年秋季学年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学员。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

招生专业

学制

招收人数

肺病专科

一年

2人

脑病专科

一年

2人

心血管专科

一年

2人

肿瘤专科

一年

2人

老年病专科

一年

2人

通科

一年

2人

报名学员经考核后择优录取。学员培训专业根据考核情况并结合个人意愿确定。

、招收学员的基本条件

1. 学员应具有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药学、临床等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以上学历。

2. 中药学专业需在药学部门从事中药工作(包含调剂、中药制剂和中药物流管理等)满2年专职从事中药临床药学工作1年以上;县及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学员,从事中药工作(包括专职中药临床药师工作)2年以上。

3. 临床中药学硕士学位以上学历的,应在药学部门从事中药相关工作1年以上。

4. 其他专业(如临床专业或药学专业)需具备高等医药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以上学历,且在药学部门从事中药相关工作2年以上。

5.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热爱中药临床药学工作;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性格开朗,与患者、医师、护师沟通交流能力较强;在培训期间未参加其他培训学习或者学位教育学习,能坚持正常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工作怀孕、生病及身体状况欠佳等情况不建议参加本年度培训;如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完成全部培训内容者,后果由学员个人承担

6. 选送医院能保证学员脱产培训学习,结业后从事专职中药临床药师工作。

7. 学员应能熟练掌握常用文献检索工具。具有一定阅读外文文献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8. 学员必须坚决服从我院的相关管理与安排。  
     

三、培训内容与考核

1.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常见病证的中、西医临床基础知识,中、西医临床用药实践技能培训,相关临床知识与技能培训,沟通与交流技能培训等。

2.考核和结业考核包括:分为日常综合考核和结业考核(资料检查、现场考核和笔试)。

3.学员按要求完成临床理论、实践课程,修满课时,经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毕业,毕业后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合格证书》。

四、培训时间

培训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为辅,全脱产培训一年。择优录取的学员在202510月中下旬入学,具体报到日期以录取通知为准。培训期间如遇特殊情况休假超过(包括)3天,需学员所在医疗机构出具书面请假申请在培训期间,如因参加原单位组织的各种培训项目而需要请假的,原则上不予准假。

五、报名方式  

1.符合报名条件的学员,经选送单位的同意后,登录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管理网完善个人资料,下载《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学员申请表并完成网上报名流程。

学员报名入口请检索“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中心”主页,选择“广东省中医院”。

2.将《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学员申请表填写完整由选送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申请表的电子版和盖章扫描版以及个人简历、最高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职称证的扫描件,及单位工作胸牌照片共八份文档放于一个文件中打包发送到专用邮箱 yxblcyx@gzucm.edu.cn,邮件标题格式为“某某单位+某某+学员培训申请”。收到完整邮件文件包后将通过邮箱回复对应专科测试题,报名学员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并发回。

以上1、2两个步骤需要学员同时完成!

3.“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师培训中心”主页,我院招生简章文末的电子表单做个人信息登记电子表单25年报名学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4.学员报到时需携带《申请表》盖章原件及个人简历、最高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职称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一律加盖所在单位公章)。

六、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202507月1日起至202507月31日。

七、培训费

培训费10000元/年尽量协助有需求的学员安排集体宿舍住宿,费用自理
 

八、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德路111号 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药学科(邮编:510120

联系人:张药师

报名咨询:020-81887233-37305 (工作日:8:00-12:30,14:30-17:30)

报名邮箱:yxblcyx@gzucm.edu.cn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德路111号
  • 电话:020-81887233
粤ICP备2000352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415号
Copyright © 2011 广东省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