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医名家 | 广东省名中医艾宙:“食刺灸敷练”五法除面瘫
发布时间:2023/03/10
来源:生命时报
分享到:


受访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教授 艾宙

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以突发性一侧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鼻唇沟变浅或消失,蹙额、抬眉、闭目、耸鼻等动作不完全或完全受限,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漏气,或同时伴随患侧耳后根疼痛,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等。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寒冷刺激、缺血、免疫反应、病毒感染等。中医认为,面瘫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经络,导致气血痹阻、经络不通、筋肉失养而发病。因此,治疗上多以祛风通络、扶正祛邪为法。

方剂。白附子3~6克、僵蚕10克、全蝎5~10克,水煎200毫升,分早晚两次温服。风寒型面瘫可加辛温解表剂,如桂枝汤、麻黄汤等;风热型面瘫可加辛凉解表剂,如桑菊饮、银翘散等;风痰阻络型可加姜半夏、胆南星等;气虚面瘫可酌加黄芪、党参、白术等;伴有阴虚症状,可酌用石斛、生地。以上方剂在医生辨证下服用,每天1剂。

针刺。选取攒竹、阳白、太阳、瞳子髎、四白、颧髎、迎香、牵正、地仓、承浆、合谷为主穴。患者取卧位,暴露患侧面部,局部消毒,选取一次性针灸针,进针后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留针30分钟,每天1次。

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2~3厘米,厚约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患侧面部,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待感觉温热时使之在面部穴位上移行。这个过程中,应以感觉局部温热为宜,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灸2~6壮,以面部皮肤潮红为度。

黄鳝血外敷。取活黄鳝1条,切头放血于干净容器中,患者取侧卧位,暴露患侧面部,用棉签将黄鳝血均匀涂于患侧面部,留置30分钟后,用温水清洗干净,每日1次。黄鳝血外敷是民间治疗面瘫常用的外治法,最早见于元代《世医德效方》:“用生鳝鱼血调成膏,敷口㖞(读wāi)处,矫正便洗去。”鳝鱼血味咸甘、气平,入肝肾经,无毒,善攻串,外用可祛风活血通络。现有部分研究认为,鳝鱼血中有效成分可刺激面部神经,促进面部肌肉的改善;且鳝鱼血涂面后干结,可牵引面部肌群,减少后遗症。

面肌训练。日久不愈要及早“三防”,以减轻面瘫后遗症。1.防联带运动。联带运动的特点是闭眼或眨眼时患侧口唇随之牵动,及时进行眼肌功能训练,可有效减少联带运动的发生。具体方法是:用手压住患侧颧部,练习用力闭眼,锻炼眼轮匝肌、下睑肌肌力,增强眼肌运动的自我控制力,防止唇上提肌对口轮匝肌的牵动,预防联带运动出现。2.防倒错。用手握拳对嘴。压住嘴唇防止漏气,然后做鼓颊吹气动作,可被动锻炼面部颧大肌、颧小肌、唇上提肌、笑肌、口轮匝肌等,防止面肌板滞、挛缩,预防倒错的出现。3.防面肌痉挛。对于面瘫中晚期出现面肌痉挛的患者,可采用激发点按压法,激发点为面肌痉挛发作时跳动明显点,触压可有明显跳动感,可于面肌跳动时,以单手手指指腹按压,以静制动。坚持使用此法,痉挛发作次数、幅度可以降低或消失。以上面肌功能训练每天做3次,每次10分钟。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德路111号
  • 电话:020-81887233
粤ICP备2000352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415号
Copyright © 2011 广东省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医院服务号小程序

    医院服务号小程序

  • 医院服务号

    医院服务号

  • 公众号

    公众号

  • 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