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北平说 | 立夏来了,空调、西瓜也来了,您的脾胃准备好了么?
发布时间:2025/05/06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分享到:


 

本期作者
 



 

第251期

斗柄南指,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生长旺季。然而,此时气温升高,湿气也逐渐加重,脾胃易受到湿邪侵袭,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胀等不适症状
 

 

此外,炎热的天气常常让人们不自觉地依赖空调、频繁饮用冷饮、食用冰镇水果,这些行为在带来一时凉爽的同时,却也在无形中损伤了脾胃阳气,进而导致腹泻、腹痛等问题接踵而至。

立夏养生,养脾胃是关键。

 
北平说
    立夏养生    
PART.01
饮食调理
 

1.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立夏时节,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小米粥、山药粥、绿豆粥等。这些食物能够减轻脾胃的负担,帮助脾胃更好地运化营养。

2.适当增加健脾祛湿食材:可在日常饮食中加入一些健脾祛湿的食材,如淮山、芡实、薏米、赤小豆、扁豆等。比如淮山芡实粥,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用薏米、赤小豆煮水代茶饮,也有很好的祛湿作用。

3.多吃蔬菜水果: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黄瓜、樱桃等。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同时还能起到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但要注意避免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等,以免损伤脾阳。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水果的摄入。

4.少食辛辣油腻和苦寒食物:辛辣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苦寒食物虽能清热降火,但过食则易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立夏时节应少吃或不食。

 
PART.02
起居调养

1.保证充足睡眠:立夏后,白天时间变长,夜晚时间缩短,但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夜间 11 点前入睡,早上 6-7 点起床,中午可适当进行午休,以半小时到 1 小时为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脾胃的休息和修复,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2.注意保暖防寒:立夏后虽然气温逐渐升高,但早晚温差仍然较大,且常常雨水充沛,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特别是腹部和背部,要注意保暖,以防寒邪侵袭脾胃。此外,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避免“人造贼风”侵袭后颈大椎穴。

PART.03
运动锻炼
1.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立夏时节,可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能够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但要注意避免在烈日下运动,以免出汗过多,损伤心阴和阳气。
2.运动后注意事项:运动后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但应避免立即饮用大量冷水或进食寒凉食物,以免刺激脾胃,导致脾胃功能紊乱。
 
PART.04
情志调养
1.保持心情舒畅:中医认为,情志与内脏密切相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等。立夏后,人们容易烦躁不安,发怒、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失调。因此,要注重情志的调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
2.适当进行心理调节: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聊天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还可以尝试一些中医情志疗法,如按摩、针灸、冥想等,以调节情志,养心养脾。
 
PART.05
中医调理
1.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通过艾灸特定的穴位,能够温阳健脾,祛湿和胃。立夏时节,可以选择艾灸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每次艾灸 15-30 分钟,每周 2-3 次,以达到养脾胃的目的。
 
2.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 3-5 分钟,每天 1-2 次,能够促进脾胃的气血运行,增强脾胃的功能。
3.中药调理:如果脾胃虚弱的症状较为明显,如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健脾益气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
 

养脾胃是立夏养生的重要环节,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通过饮食、起居、运动、情志以及中医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养好脾胃,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德路111号
  • 电话:020-81887233
粤ICP备20003529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415号
Copyright © 2011 广东省中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