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
斗柄南指,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万物进入生长旺季。然而,此时气温升高,湿气也逐渐加重,脾胃易受到湿邪侵袭,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胀等不适症状
此外,炎热的天气常常让人们不自觉地依赖空调、频繁饮用冷饮、食用冰镇水果,这些行为在带来一时凉爽的同时,却也在无形中损伤了脾胃阳气,进而导致腹泻、腹痛等问题接踵而至。
立夏养生,养脾胃是关键。
1.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立夏时节,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小米粥、山药粥、绿豆粥等。这些食物能够减轻脾胃的负担,帮助脾胃更好地运化营养。
2.适当增加健脾祛湿食材:可在日常饮食中加入一些健脾祛湿的食材,如淮山、芡实、薏米、赤小豆、扁豆等。比如淮山芡实粥,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用薏米、赤小豆煮水代茶饮,也有很好的祛湿作用。
3.多吃蔬菜水果: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黄瓜、樱桃等。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同时还能起到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但要注意避免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等,以免损伤脾阳。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水果的摄入。
4.少食辛辣油腻和苦寒食物:辛辣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苦寒食物虽能清热降火,但过食则易伤脾胃阳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立夏时节应少吃或不食。
1.保证充足睡眠:立夏后,白天时间变长,夜晚时间缩短,但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夜间 11 点前入睡,早上 6-7 点起床,中午可适当进行午休,以半小时到 1 小时为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脾胃的休息和修复,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2.注意保暖防寒:立夏后虽然气温逐渐升高,但早晚温差仍然较大,且常常雨水充沛,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特别是腹部和背部,要注意保暖,以防寒邪侵袭脾胃。此外,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避免“人造贼风”侵袭后颈大椎穴。
养脾胃是立夏养生的重要环节,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通过饮食、起居、运动、情志以及中医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养好脾胃,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